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5日在京开幕。城市建设学院广大师生热切关注会议实况,通过网络、电视、广播等方式收看收听相关报道,认真聆听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,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城乡建设、城市更新、智能建造等热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,并结合专业背景畅谈学习体会与未来展望。
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推进城市更新行动”目标,引发师生共鸣。有教师指出,当前多地通过老旧小区改造、基础设施升级提升居住品质,如北京、上海等地将城市更新写入地方工作报告,并强调“好房子”建设理念,推动绿色建筑和智能建造发展。学生代表则认为,城市更新需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民生需求结合,例如成都通过“28张治堵地图”系统性优化交通网络的经验值得借鉴。
针对报告中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”的部署,师生热议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。有教师提到,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深化高铁智能建造体系建设,推广国产BIM技术及数字化施工管理,这与学院开设的智能建造课程方向高度契合。学生们还结合案例探讨了数字家庭应用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等前沿技术对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。

师生感言
党总支书记刘红刚:学习两会精神,让我们明晰了国家发展的方向,更坚定了奋斗的信心。全体师生应以会议精神为指引,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,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、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落地。正如会议所强调的,“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紧密相连”,唯有将小我融入大我,方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。
院长张悦:学院土木专业需紧跟时代步伐,要在教学中融入科技创新元素,如智能建造技术、绿色建筑技术等,为建筑业培养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。同时应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,使土木专业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,助力行业升级。
22造价本一班谢晓兰:作为大学生党员,我对2025年两会的焦点问题深感振奋与责任重大。两会强调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,这为我们青年一代提供了广阔的舞台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我们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努力学习前沿知识,提升创新能力,特别是在人工智能、绿色能源等领域贡献力量。同时,两会聚焦民生改善,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员的责任与使命。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成长,更要心系社会,积极参与志愿服务,推动教育公平、乡村振兴等事业。作为青年党员,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,坚定理想信念,脚踏实地,勇于担当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23造价B2班郭宇硕表示,要在加强基础性、普惠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做实事,同时,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,不断提高服务水平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强调的,并提出“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。”明确要求。就业是民生之本,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,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,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障。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,也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23建工专3班陈茜:“作为未来建设者,我们既要掌握智能建造技术,也要关注民生需求。比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、社区体育设施改造,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。”

城建学院师生一致认为,两会报告为城乡建设领域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蓝图。学院将围绕“城市更新”“智能建造”“乡村振兴”等方向,优化课程设置、加强实践教学,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