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,高校应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日常工作、教育教学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当中去。思政教育不是孤立的"政治课",专业教育也不能只是"技能训练营",两者如鸟之翼、车之双轮,唯有同向同行、深度融合,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。
新学期伊始,城市建设学院在全院教师大会中号召教师们参与“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”活动,希望专业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、教化学生,贯彻“守好一段渠、种好责任田”的思想,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,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,让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、协同育人。

图一张铭老师讲授《建筑力学》
在建筑力学的课堂上:张铭老师将雷锋同志“螺丝钉”精神和“约束与约束反力”专业内容相结合,他讲到: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,社会能够正常运行,正是有法律法规来规范人类的行为。同样在工程中,也有各种各样的约束来限制物体发生位移,其中螺丝钉就是一种约束。螺丝钉虽小,其作用却是不可估计的。正如雷锋同志在其日记中说的那样,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,无论身居何处,无论做什么工作,都要兢兢业业,立足本职,努力工作,争做一颗重要的“螺丝钉”,不生锈的“螺丝钉”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中,仍然需要我们坚持传承,加强学习,让“螺丝钉”精神发扬光大。
图二罗子仪老师讲授《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》
在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的课堂上,罗子仪老师在讲解成本与造价的区别时,引入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不变资本、可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概念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,培养其辩证思维与经济价值观,为后续专业学习筑牢根基。
图三杨川老师讲授《工程力学》
在工程力学的课堂上,杨川老师结合钱学森、冯·卡门等工程力学先驱的事迹,讲到:作为工程力学学子,实现个人梦想首先要将抽象的理想具象化为阶段性目标,正如有限元分析需要将连续体离散为单元,把长远规划分解为可量化的学期目标、月计划和周任务。
希望同学们大学期间要夯实"力学三基",并主动参与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,建立"理论-建模-实验"的知识闭环,做到理实结合,努力成为高质量应用型工程人才。
“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”活动的开展将鼓励每一位教师做"有心的嫁接者",让真理的味道在专业土壤中生根,让理想的星光照亮知识攀登之路。